0224095

焦點人物-高雄醫學大學余幸司講座教授

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必須從其時空背景思考起

Problem Solving Must Think About Its Background

撰文: 林麗娥、張漢釗

余幸司前校長無論是扮演一位皮膚學科教授、醫師,甚至高醫大校長、國衛院代理院長等角色,一如火炬手,引領創新發展,每每都有劃時代的社會貢獻。他認為發現問題,並找到解答,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觀察任何問題,都必須從其時空背景思考起,同時知識背景必須跟著精進,善用科技,才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

知識背景必須跟著時代精進,才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

余校長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學士、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以優異的研究成果,榮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Fogarty 研究員獎學金,在日本、美國及台灣都從事過研究工作,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超過 380 篇。在東京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期間,除了做研究外,還邊在皮膚科看診,因此余校長學習養成到「全人醫療」的概念與嚴謹細膩看診習慣,不僅觀察皮膚病變,也從病人家族史到飲食、工作環境都納入檢視,更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病患討論與溝通。由於如此「見微知著」精神,成功扮演一個醫師科學家 (physician scientist)。余校長成功治療烏腳病,更發明以低能量光線的應用,促使白斑病灶黑色素細胞再生的治療法 (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對於光線治療之發展有莫大的貢獻。此外,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儀科中心) 近 12 年來以鹵素光學系統,與余校長合作開發多項獨一無二的動物實驗用光照系統,最近延伸其光線療法的研究,利用於小鼠動物模式探討光照療法改善睡眠障礙之作用機轉及安全性。

由於余校長的「見微知著」是建立在不斷自我精進、應用新興科學發展工具,再以整個環境的背景來思考,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例如,以往面對登革熱威脅時,多仰賴「布氏指數 (Breteau Index)」評估病媒蚊密度,而「布氏指數」是指每 100 間住屋所含有幼蟲孳生之容器總數。防疫團隊會依病媒蚊數及病例發生之區域進行評估、追蹤,展開消滅病媒蚊行動。然而,自然生態不改變,氣候、環境也出現變化,病媒蚊躲藏處與過去大不相同,都市化環境高樓林立、衛生下水道監控不易、人口密集等因素,傳統登革熱防治策略,隨著環境、生態演變逐漸失去效能。因此,余校長於國衛院服務時,帶領防疫研究團隊提出「科技防疫」,包括 wifi 捕蚊筒、無人載具監測、結合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及大數據預測疫情分布、建構即時病媒蚊警告系統、手機防疫 APP 等陸續上線,讓登革熱防疫人員的科技配備大幅升級,如氣象預報般,對疫情演變做出精準預測,達到防患疫情之擴散。

余校長表示,其出生的年代是工業 2.0,歷經了工業 3.0 到現在的工業 4.0 時期;科學技術、生態環境、大氣氣候都在快速變化,每個時代所產生的流行病也會不一樣。以前可能是擔心吃不飽,營養不良,現代的人則是營養過剩,出現過胖;或者是手機盯太久,眼睛出現黃斑部病變。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將這些時空維度背景因素,考量進去,運用先進科技發展的設備,才可以有效解決問題。

台灣醫療問題:台灣應更努力於預防保健

余校長對於台灣健保也有精闢的見解,其認為全民健保是結構及觀念問題。從台灣民情來看,非常重視疾病的治療,在健康的維護及促進上費心較少,余校長認為應該更要努力檢討、改善國人維護健康的問題,如此才能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創造全民健康福祉的環境。

目的對了,自然可以號召志同道合的人

筆者曾經看過有一位醫師在網路上特別撰文感謝余校長。那位醫師在余校長的指導與鼓勵下,高醫皮膚科住院醫師紛紛投入研究並撰寫論文,因此提升整個皮膚科研究及診療。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5 年登革熱疫情嚴重,余校長領導國衛院團隊,投入「科技防疫」,成為東南亞各國取經對象。余校長謙虛的表示:「其實我也沒有特別領導,就是號召能解決問題的人,結合在一起。」校長分享其領導經驗,說得雲淡風輕。實際上,是余校長以德正人,以身示人,全心投入的熱情,自然引領團隊嚮往,協力解決問題。

一生懸命,是熱情、是價值也是責任

「一生懸命」表示竭盡所能、拼了命去做的意思。在日文上,「懸」有關連的意思。因為事情重要到關連到生命,所以奮力以對。因此對余校長而言,「懸」字是關鍵。他認為從醫近 50 年所做的事關連到不只是生存,還有對生命的價值、信念,甚至是呈現人類美好的情操。

最後,余校長談到其對於現代人尤其是孩童,網路成癮的原因感到好奇,究竟是心理因素還是電玩聲光,或各危險因子之綜合效度,令其成癮。也提到,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台灣,已經步入高齡社會,在很多醫院都設有「老人醫學科/部」,但國內醫學系尚未有高齡醫學學科,建議台灣應針對此領域在醫學校院成立學科。在與余校長訪談結束,校長隨即開始與儀科中心同行的研究人員,討論最近的研究要如何接續進行、如何搭配儀科中心客製儀器來進行實驗。余校長年屆古稀,對於研究仍然執著、對於國家社會發展依舊關心,「一生懸命」著實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