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004

中央研究院楊泮池院士

發展「精準健康」,打造全齡健康的幸福臺灣

Develop “Precision Health” to Create a Healthy and Happy Taiwan for All Ages

撰文:林麗娥、蕭銘華

黃帝內經:「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的差異,可從中略窺一二。

楊泮池院士以傳統中華醫學著作《黃帝內經》開宗明義表示,精準醫療,是在疾病發生之後才進行,是為「下醫」;精準健康,是在疾病發生之前,提早預防,是為「上醫」之道。

只是精準健康生活,要從何處開始落實呢?

《科儀新知》這次邀請曾任臺灣大學校長、臺大醫學院院長、現任臺大醫學院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生策會) 副會長-楊泮池教授,來告訴大家臺灣要如何結合現有優勢推動精準健康,創造全民健康福祉的環境,進而發展健康產業。

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與全齡健康

楊泮池院士從其臨床經驗、多年的醫學教育及研究成果,反思到:過去我們的醫學教育都是在培養「下醫」,也就是在疾病已經產生、有症狀後,病人才進行就醫。但就疾病的自然史來說,症狀的產生已經是疾病從開始到結束的中後期,這時候醫生僅能就症狀進行診斷,藉由基因定序、標靶藥物、細胞療法等方式,來精準治療疾病的「精準醫療」,病人治癒的機率相對減低。然而,在基因定序等生醫技術已成熟的現在,「精準醫療」的概念要進一步提升,現在國家應該推廣的是「精準健康」,進一步擴展到健康促進、預防醫學的領域。從針對「已患病族群」的醫療層次,朝向推動「全齡健康」的概念。在人們還健康時、針對某些從業類別或者易感性基因 (susceptibility gene) 的族群,以科技協助疾病預防、精準的診斷、早期治療。如此才能減少病人的治療副作用、醫療負擔及健保壓力,讓醫療體系成本下降的同時,仍維持全民的健康。

臺灣擁有厚實的醫療及 ICT、製造業等優勢,因此政府近來極力推廣醫療產業,若能有效發揮與結合,將有助於掌握下世代醫療產業的龐大商機。楊泮池院士表示,從醫學倫理來說,「醫療產業」並不是很恰當的名詞,救人、治癒病人是醫護人員的天職,與其建立醫療產業當作一個商機,不如建立正向的「健康產業」,目的是讓老中青壯都更健康,如此大家才更願意主動投入更多的資源、加入保險來維持自身的健康。「冰山一角」是指所看到的東西遠比看不見的東西少,用以比喻實際市場需求族群來說,已罹病 (disease) 的患者數量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下的亞健康 (sub-healthy) 和健康者 (healthy) 才是更大的族群,讓他們可以生活自理、降低罹病風險,還可以回饋社會,如此才能創造更大的需求、刺激經濟發展。因此,臺灣醫療照護的重點應著重在維持健康,而非因應疾病。促進健康是每個人都有的需求,如此串連保健、檢測、預防到治療、養生到養老,上中下游產業價值鏈應運而生,促進健康 (health promotion) 的產業才是臺灣發展的新藍海。

建立「不長照、少長照」的幸福臺灣

楊泮池院士進一步說明,推動「全齡健康」主要亦是為了解決臺灣的長照問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今 (2021) 年 9 月公布的十年一度人口普查發現,臺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民國 99 年和 109 年相比,增加 122.6 萬人,人口結構持續呈現少子化,快速進入高齡化社會,而 15 至 64 歲工作年齡人口 (青壯年),大減 16.9 萬人,首次負成長。臺灣人口結構由原本幼年人口較多的金字塔型,隨著出生率下降與人口高齡化的影響,逐漸轉變為青壯年人較多的彈頭型金字塔;未來隨著人口結構逐漸惡化,也將成為倒三角形金字塔。支撐社會發展的青壯年人口減少、扶養比愈來愈重,加上升遷不易,世代不流動、薪資不成長,容易造成高位者 (多為高齡者) 與中高階者 (多為中年者) 之間的社會對立。

界定 65 歲以上為老年,是來自 1889 年德國宰相俾斯麥,以 65 歲作為退休年,推出世界最早的退休金制度,如此沿用至今,大部分國家仍將 65歲視為是老年、長照需求的起始年紀。19 世紀的普魯士,當時德國人平均壽命是 45 歲,超過 65 歲的人並不是太多,健康狀況通常也不是太好。但對比現在,預期壽命已大幅增加。今日,65 歲的德國人,平均可以再活 20 年,而臺灣的實際平均年齡也都到 80 歲以上。解決少子化問題緩不濟急,無法迅速獲得改善。如何針對臺灣現有的人力與人才進行再塑,是我們馬上就可以進行的,特別是對於 65-75 歲這些「初老」的長輩,到了 65 歲屆齡,還是退休,讓年輕人有機會可以升遷。企業可以考慮採取榮譽職、或者讓高齡者負責原先工作的部分項目、與熟悉的環境繼續互動,分攤同仁職務、分享經驗,讓他們的人力、累積的資源可以繼續回饋社會,如此可以減輕勞動人口負擔、減緩老化幅度、縮短被長照的時間,增加社會活力與和諧。

「健康大數據」促進精準健康,建立場域、國造國用

生病時就醫,我們期待先進的醫療技術能提供精準的診斷與準確的治療,讓病人在最短的時間康復。但精準健康,讓我們不只是治癒疾病,更能進一步幫助人類降低生病的風險。除了觀念的建立,我們要如何進一步落實精準健康呢?

楊泮池院士指出,臺灣有累積 20 多年的健保資料庫、世界一流的醫療人員與品質、豐富的工程人才庫與研發能量、世界知名的製造生態系統,這些都是我們坐擁金山、可以好好發揮建立精準健康的利基。臺灣兩大關鍵資料:回溯性資料 (如健保資料庫、臨床資料、基因資料庫、醫學影像資料,以及死亡檔等串接建立而成的資料) 及前瞻性資料 (包括 Taiwan BioBank、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TPMI)、腫瘤基因資料庫、基因變異圖譜,以及其他由科技部支持的計畫所建立的資料),如能結合雲端、區塊鏈、IoT、網路安全、5G 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基礎,將能建構一個「精準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未來醫生可以基於個人基因型或是基因表現、環境、生活型態以及疾病之分子基礎差異,而準確地預測、預防、診斷與治療疾病,不僅能推動全齡精準健康,降低醫療照護的成本,更能促進醫療及健康產業的發展。

而新科技將帶動新的商業模式與法規挑戰,因此還必須推行監理沙盒、結合彈性法規。國人在許多儀器檢測與使用上都有品牌的迷思,像是面板,幾乎都是臺灣製作,再送到國外貼牌,許多利潤都是知名的大廠獲得,期望未來我們發展出來的精準健康產品,可以導入臺灣的場域,直接應用與驗證開發,國造國用,才有機會發展利基產品、品牌及對海外整廠輸出。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積極實踐

楊泮池院士過去在臺大擔任校長、醫學院院長等行政職務,每每推動的校園政策都十分接地氣,反映臺灣教育環境、人才培育的真正需求。例如:創設「楓城利他獎」,讓醫學院學生自行推薦熱心助人的同學,而非成績至上;推動「火星計畫」廣納多元人才;設立「創新設計學院」培養學生創新與創造能力,對臺灣人才培育有一定的提升。在學術方面,楊泮池院士長期鑽研肺癌基因相關研究;近日更針對新冠肺炎,帶領團隊開發出誘餌抗體「ACE2-Fc」,能與疫苗互補,避免人體感染病毒。研究已刊登於國際期刊 EMBO 分子醫學 (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並取得美國臨時專利。產業面向上,楊泮池院士近年擔任生策會副會長,對生醫產業發展提出許多前瞻見解。

與楊泮池院士訪談間,院士不斷強調面對問題要 take action,唯有行動了,才會解決問題,在許多社會問題面向,亦經常看見院士登高倡議實踐的痕跡。院士舉以《黃帝內經》來說明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的差異。而唐代醫聖孫思邈則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泛指有才能的人,可以醫治國家制度的沉痾。楊院士鑽研醫道,濟世救人,推廣「良醫」醫學教育,培育出許多好的醫生,造福無數的病人,成為「上醫」,充分體現出古代醫家人格價值的理想追求。